发布时间:2025-10-17 11:27:54    次浏览
以零售起家的施至成,在传统零售业备受挑战的岁月,不但江山稳固,继续把持菲律宾超过60%的零售市场,而且一人占据菲律宾股市超过20%的市值,以129亿美元的身家在坐稳菲律宾首富席位的同时,继续捍卫着东南亚商王的地位。他说:商人应该具备一双鹰眼,当机遇突然降临时,你必须时刻准备抓住它,否则就会很快落入其他人手中。——施至成现年91岁的施至成,依托鞋业在菲律宾白手起家,随后进入百货业、大型购物中心,最终取得辉煌。他说,不管做什么,我都要做到最好。施至成一手创办的SM集团目前在全世界拥有53家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和东南亚最大的购物城,拥有数十家公司的股权,包括菲律宾第二大银行。从2008年至今,施至成连续独占菲律宾首富宝座,在东南亚商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菲律宾媒体用“狐狸”一词来形容施至成投资的精明,称他“从未犯过错误,一次也没有”。从鞋店学徒到商场老板“许多年前,一个陌生的小男孩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身无分文,也不知道英语或他加禄语(菲律宾主要语言之一)为何物。”这是施至成2002年在菲律宾戴拉萨大学演讲时的开场白。施至成1925年出生于中国福建泉州,11岁时跟随父母移民到菲律宾马尼拉,全家人以一间售卖蔬菜、干货和日用品的小杂货铺为生,当地华人将这种小铺子称为“菜仔店”,因为十分窄小,每天晚上,施至成得先清理柜台腾出地方才能有地方睡觉。初到菲律宾时,施至成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帮补家用,他的家境勉强只能算小康,但他在学校里却被其他富裕家庭的同学称为“老大”,“因为我会打扮,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富家子弟。”施至成回忆说。后来,二战爆发,施至成家的小杂货铺被迫关门,他只得自己想方设法谋生以继续学业。这期间,他除了继续卖杂货,也在鞋店里当学徒,有一段时间还当过鞋匠。二战结束后,施至成也大学毕业了。当时,因为物资极为匮乏,很多菲律宾人都没有鞋穿,施至成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开始在杂货铺里卖鞋,没想到生意非常红火。从此,他开始涉足鞋店生意,到了1948年末,他已是一家大型鞋店的合伙人。施至成对鞋子生意充满兴趣和感情,这也是他后来为自己的购物中心取名为“SM”(英文ShoeMart的缩写,意为“鞋庄”)的原因。创业初期,施至成四处寻找货源,足迹遍布欧美,经常飞往美国波士顿和纽约取经,研究鞋子的款式、销售,跟美国人学习如何做生意。1958年,施至成在马尼拉开了第一家ShoeMart鞋庄。后来,美国开始出现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超级商场,这种新的经营形式给了施至成很大启发,他逐渐对零售业产生了兴趣。他开始尝试在鞋庄里另设柜台卖童装,然后又慢慢地经营起男女服装和饰品,他的鞋店也转型成为一间百货公司。 1972年,在经营了多年鞋店生意之后,施至成对店面进行扩张,在马尼拉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百货商场。以一站式商场称霸菲律宾拥有了商场,施至成又打算建造一个综合性的大型购物中心。1985年,他的第一家“SM”购物中心正式开张迎客,这个占地17万平方米的巨无霸在当时是菲律宾国内的第一座大型购物中心。按常理,购物中心理应选址在人口稠密且交通方便的都市中心,可是,施至成却偏偏相中了马尼拉北部郊区的奎松市,当时那里是一片偏僻闭塞之地,人们都认为施至成的购物中心注定会门庭冷落,孰料开业后却生意红火门庭若市。因为当时的菲律宾人从未见过,一家商场可以集百货店、超市、电影院、电器店、美食廊、游乐场和休闲餐馆于一体,犹如一个小城市,吃喝玩乐应有尽有。第一家“SM”购物中心的成功令施至成的事业进入了高速扩展期,也改变了上世纪80年代菲律宾的零售业格局。更大的机遇接踵而至。1986年,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在实行了近20年的军事管制后下台,施至成预感到,随着社会生活逐渐开放,菲律宾的零售业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果断在马尼拉各片区买下大片土地,建起一个又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他的企业也由此从单纯的零售逐渐转向了房地产开发和购物中心管理。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商场经营理念在菲律宾被施至成推广开来,即“一站式”购物体验,通过齐全的商品和全方位的服务,让顾客一次性购齐所需要的全部商品,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这种商业理念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很受欢迎。结合菲律宾人爱看电影的习惯,施至成在他的每一家购物中心内都设有电影院,并配备相关的娱乐设施,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菲律宾人的业余生活方式。亚洲商城是施至成最为成功的SM购物中心之一,它位于马尼拉市中心CBD区域,占地4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合人民币10亿元,是亚洲最大、世界第四大购物中心,内设菲律宾唯一一个符合奥运会冰上运动项目标准的室内真冰场。开业至今20多年来,亚洲商城一直是菲律宾人和外国游客休闲购物的首选场所。做事停三停不求快只求稳SM集团在菲律宾的扩张速度一直被视为本土零售业的风向标。目前,集团在全球总共拥有53家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其中在菲律宾有43家,总建筑面积近600万平方米,每日人流量近400万人次,占据了菲律宾零售业的半壁江山,而且开店速率仍在递增。此外,SM集团还拥有菲律宾最大的商业银行——金融银行,以及遍布全菲律宾的120多家分行。同时,酒店业也是SM集团的一个新的商业动作,施至成已经斥巨资在菲律宾国内购买了多家专业型酒店和景区公寓,还有多个生态旅游项目,他的企业正在形成一个以零售业、银行金融、地产开发和旅游业4大板块为核心的庞大的商业帝国。施至成常说:“商人应该具备一双鹰眼,当机遇突然降临时,你必须时刻准备抓住它,否则会很快落入其他人手中。”他所说的机遇,除了商机之外,还包括企业家对于政策、社会的敏锐嗅觉和判断力。据他的生意伙伴透露,施至成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事慢半拍”,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事都要停三停,不求快,要求稳。”在每次决策之前,施至成都要听取多方汇报,然后认真仔细地思考。凡事都要停三停,就不怕失去很多机遇么?对此,施至成的回答是:如果一件事情能够经受住“停三停”的考验,那么这件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成功。古稀之年进军中国市场SM集团在菲律宾国内市场已经稳坐霸主地位,但施至成并不满足于此。在菲律宾继续大举投资的同时,他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施至成一直对故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至今依然乡音不改,回到祖籍,他都是说着一口流利的闽南话跟人交谈。他说:“我在中国的投资,一半是基于乡情,另一半才是出于商业考虑。热爱故里是海外游子的本性,为祖国的富强做一点贡献,是每一位华夏儿女应该做的。”因此,古稀之年的施至成在中国内地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选在了祖籍福建泉州晋江。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施至成就曾回到中国,做了一些市场方面的考察,1992年,他在晋江投资建造了中国内地第一家SM品牌的大型购物中心,这一年施至成已经67岁。决定在晋江投资时,施至成遭到了一些朋友的反对,因为晋江只是一个县级市,但他坚持认为,SM的确可以到中国任何发达的城市去做,但选择晋江,只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在一片质疑声中,施至成在晋江罗山福埔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斥巨资兴建了建筑面积达17.6万平方米的大型购物中心——SM城市广场。在施至成的支持下,晋江市政府从1999年到2006年连续举办了8届中国国际鞋业博览会,带动鞋业产业的迅速发展,晋江也因而被命名为“中国鞋都”。施至成专门在他的SM城市广场旁边辟了约2万平米的展厅,提供给当地政府开办鞋业展览使用,支持故乡的经济发展。除晋江外,施至成还投资建了厦门SM城市广场,经过几年发展,商场所在的城乡结合部已变身为厦门的商业中心之一。至今,SM集团已先后在晋江、厦门、成都、苏州、重庆、淄博、天津、新乡等地投资建有购物中心。从一个逃难下南洋的中国小男孩,到让整个南洋仰望的大企业家。对于自己的成绩,施至成自己也不谦虚。“无论做什么,我都要争第一。公司上市,市值也要当老大。”他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开门见山地强调。